要组织与引导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优势,积极开展企业之间的重组和兼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大企业自身也要横向联合做强主业,纵向重组延伸产业链,要努力提升优势企业的规模效益和资源配置效能,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由大变强。
目前,我国感应洁具、卫浴产品或是建筑瓷砖,都处于过剩的边缘或是突破了过剩的界限。虽说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但感应洁具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众企业都在寻找解决之法、脱因之策。近来,一些大企业集团和品牌,纷纷扩充自己的产品线,涉足新领域,或是跨界经营,力图实现多元化、高配套的生产经营格局。
从企业角度,实现企业的高配套,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重新划分江湖地位,确立势力范围,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发展,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做大做强。从行业角度,可以促进行业洗牌的速度,但也有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因为能否通过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或是新增与淘汰实现了等量置换,都尚未可知。
对于洗牌,行业充满期待,但国情的现实又不得不考虑在先,因此无形中增加了洗牌的难度。如此规模庞大、数量之众的陶瓷卫浴产业,仅靠数字的简单累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陶瓷卫浴强国相匹配的,甚至还可能渐行渐远。要洗牌,各产区之争,其背后的地方经济利益之争,陶瓷卫浴产业至今仍是各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面对新建生产线的签约、新增产能的捷报频传发展潮流,如何让其刹车、减速?又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规模扩张惯性中关注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品牌企业的异地扩张、延伸产品线又如何定位、定性?要洗牌,成就陶瓷卫浴强国的梦想,大企业集团、大品牌企业责无旁贷,他们借助种种优势推进行业洗牌,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落后不死、新建又生,是否会更加剧行业的产能过剩?
控制总量,遏制新增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必然面临着整合、洗牌的过程和内容。“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将和落后产能一并列入被淘汰对象。大企业集团、大品牌企业,审时度势,逆市扩张,往往会形成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行业洗牌和产能过剩,希望出现助推行业洗牌的结果,但不排除发生加剧产能过剩的可能。
行业洗牌、品牌整合是大势所趋,需要内生动力,靠行业、企业自发的力量完成;需要政策引导,靠国家产业政策、地方政府的支持。目前陶瓷卫浴行业一线阵营的品牌开始通过自身扩张的内生动力推动行业的发展与洗牌,这是行业做大做强的开端。但要真正实现行业洗牌的目标,避免加剧产能过剩,还有艰辛漫长的路要走……